根据《北京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和北京市学科改进意见要求,为了有效落实新的课程计划及10%学科实践活动,由北京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大兴区教委、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共同主办,北京市芳草地世纪小学、大兴区安定镇中心小学这两所手拉手学校共同承办的“城乡教研互动,学科实践共享——落实10%学科实践活动现场会”和“大兴、丰台、通州教研共同体教学交流研讨”活动,于2016年5月12日在安定镇中心小学举行。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北京市基教研中心小学数学室副主任贾福录、大兴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周爱彬、大兴区教育委员会小教科科长李学静、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刘芳、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小教研副主任龚常玉、大兴区进修学校、丰台、通州研修学院的教研员,北京市芳草地国际学校世纪小学校长丁兆惠、安定镇党委副书记白建松、安定镇党委委员赵春光、安定镇教委主任闫君,以及大兴区各小学的教学干部及骨干教师,共计100余人,我校书记郭殿昆、校长马静全程陪同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北京市特级教师、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数学组组长马希明老师主持。
首先由安定镇中心小学和北京市芳草地世纪小学的两位青年教师展示了两节数学学科实践活动课,这也是两校自2005年建立“手拉手”关系以来,又一次互学互动的教研活动。安定镇中心小学的侯宁老师和三年级的孩子们展示了《走进古桑园》的跨学科实践活动,孩子们通过对安定御林古桑园这一镇域特色的调查研究,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成果分享,融合了数学、科学、品社等多个学科知识,研究成果丰富,生动。芳草地国际学校世纪小学的李文洁老师和芳草地六年级的孩子们带来的是一节数学学科实践活动拓展课《绿色出行》,孩子们通过对生活中交通方式的调查、实践研究,经历搜集和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积极解决实际问题,利用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然后由大兴区进修学校小学数学教研组的董翠娟老师进行了“有效落实学科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经验分享,展示了全区小学数学学科在落实10%学科实践活动工作中,开展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在互动交流环节,侯宁老师和李文杰老师针对两节课进行课后反思,汇报了自己的设计意图和实践环节;接着贾福录副主任、孙建、岳玉梅两位教研员针对这两节课和老师们进行互动交流。对这两节课中,老师能够注重学科与生活的联系,能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创新能力进行了积极的评价,同时也肯定了大兴区在落实10%学科实践活动中的创新举措,也对如何开展学科实践活动和老师们进行了交流研讨。
最后周爱彬副主任总结发言,周主任充分肯定了这次活动的研讨方式和我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在10%学科实践活动中的研究;强调面临中高考改革,要继续加大教研,有效落实学科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知识的宽度、广度,让学生有更多实际获得。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化课程要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10%学时的学科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促进了学校课程体系的进一步优化,同时也改变了教育教学方式、评价方式。本次活动的开展不仅更好地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同时也将促进我们在落实10%学科实践活动的研究中,突出实践性、探究性,让师生能够有更多的收获!
|